《东极岛》这部以“里斯本丸”沉船事件为历史原型的影片,在媒体与观众的共识中,完成了从“战争纪念”到“人性拷问”的叙事深化。在中新网等媒体,导演管虎表达了“我们希望从个体生命、普通小人物的视点出发”,“战争本身是对人性的放大拷问”,“承认人性的软弱,才能让最终的勇气更有力量”。
这些评论彰显出本片对“海上有难必救”这一文化信仰的多层次探讨:不仅是渔民的信仰,也是文化记忆,更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写照。
历时六年筹备、210天拍摄,《东极岛》在镜头语言、场面调度、视听效果等多个维度展现出成熟的工业质感。其中,影片关键的水下救援场面,采用IMAX特制拍摄完成,历时70天进行实景水下拍摄,技术标准全面对标国际大片制作流程。
这不是一部“适合在IMAX看”的电影,而是一部“必须在IMAX看”的电影。

不是简单的放大,而是完全不同的电影
导演管虎表示:“这部电影没有比IMAX更好的表现形式。”
影片在构思阶段即围绕IMAX语言展开,是一次面向大银幕的系统性创作实践。在IMAX影院中,IMAX特制拍摄的画面可以1.9:1宽高比铺满整个IMAX银幕,相比普通影院版本多出51%的画面内容。这意味着观众能看到更多关键视觉信息,也能获得更强的空间感与压迫感。
水下IMAX拍摄更是对灯光、美术、摄影都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。“我们最终要给观众的是一个极致的体验,我觉得IMAX做到了”,他表示。

IMAX不仅是呈现方式,更一种前沿的叙事手段。IMAX认证摄影机可以以接近人眼的视觉结构深入拍摄,精准捕捉演员在深水环境中的细微表情与生理反应,朱一龙、吴磊、倪妮等演员的水下表演在IMAX镜头中得以清晰放大,使观众与角色情绪保持同步,极大增强代入感。同时,IMAX更大画幅带来的包裹感和沉浸感,也能够更为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,为观众打造对于历史事件珍贵的“临场感“。
作为一部“为IMAX量身打造”的作品,《东极岛》实现了技术和叙事的深度融合,为国产商业大片的表现力打开了新空间,也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正稳步迈向更高的国际水准。